《資料來源:詳見【尹啟銘的部落格】http://blog.udn.com/cmyiin

5月16日某媒體刊出林濁水先生投書「台灣輸南韓  不在FTA對ECFA」,指稱「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則強調,若ECFA談判進度落後中日韓FTA進度,『台灣在大陸市場將居於劣勢』,言下之意是由於ECFA已有早收清單,所以現在在中國市場仍占優勢。這當然不是事實。」林濁水先生顯然犯了三項錯誤:

一、不清楚本人5月14日的文章「與中國大陸談判協定的競賽從此開展」的具體內容。

二、完全誤解本人的「言下之意」。

三、不膫解ECFA、FTA的策略性意義為何。

揣測別人言下之意前應先弄清楚別人說的是什麼

本人並沒有強調「若ECFA談判進度落後『中日韓』FTA進度」,本人比較的是ECFA談判與『中國大陸─南韓』FTA談判進度,顯示林濁水先生並沒看清楚本人的文章,此為其所犯的基本錯誤。

看完本人文章之後,大部分的人應不會有本人的「言下之意是由於ECFA已有早收清單,所以現在在中國市場仍占優勢」的結論,因為本人所比較的是ECFA後續談判的進度(包括貨品貿易、服務貿易、爭端解決、投資等4項協議)與「中國大陸-南韓」FTA的談判進度,比較ECFA後續談判進度在「中國大陸-南韓」FTA之前、同時、之後等三種情境的結果,和ECFA早收清單是兩碼子事,林濁水先生竟然可以得出本人的「言下之意」,實是令人匪夷所思。

 ECFA或FTA都有其在競爭力上一定的功能

所謂競爭力是多個層面的,包括品牌、服務、價格等,對貨品而言,成本是關鍵的因素,而成本又涉及勞動成本、關稅、匯率、生產力、運輸等,但是在中國大陸市場,關稅則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因素,因為大陸的平均關稅稅率約為台灣的2倍,會顯著增加進口貨品的成本。2010年大陸非農業貨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為8.7%;台灣僅為4.5%,因此本人文章說:「雖然關稅不是決定出口競爭力的唯一因素,卻是最重要的成本因素之一。」

至於服務業方面,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,人民所得快速增加,加上中國大陸政策上推動以「內需」來帶動經濟成長,因此大陸的服務業市場成為跨國企業的競爭焦點。但是大陸在服務業方面仍有許多管制,如果能夠在「服務貿易」協議上取得市場開放的優惠,其價值不下於貨品得到零關稅的待遇。例如在ECFA服務貿易早收清單中,我方輸出到大陸的影片可以不受到「配額」的限制,其他與大陸未簽有FTA的國家影片輸出到大陸則受到數量上「配額」的限制,因此ECFA或FTA都在市場競爭力上扮演一定的角色。

 ECFA當然不是萬靈丹

林濁水先生的投書只有一句話值得認同,那就是ECFA不是經濟的萬靈丹;但是,馬政府從來就沒有把ECFA當作是萬靈丹,而就像是本人所說的:「在大陸市場,ECFA雖然不是決定競爭力的唯一因素,但它絕對是關鍵的因素之一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ohsiungbra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